如今一览各大招聘APP,你会发现有各种与用户运营相关的岗位,像社群运营、会员运营、KOL运营等等,也有直接招聘“用户运营”的。那么到底用户运营在运营些什么?为何会有分类如何繁多的岗位角色呢?其实,这些角色无非就是用户运营的不同方面而已,他们最终都通向一个方向,就是怎么跟用户打好交道,做好获客留存的任务。那么,让我们接下来一起研究一下用户运营包括哪些方面。
拉新也是常说的引流,当下最常见的拉新方法分为付费获客和免费获客。在新用户引入期各企业商家可使用首次消费优惠券,例如电商通常给到现金抵扣券而餐饮即可为满减优惠券。其实这些手段大家很常见,用过美团、饿了么、每日优鲜、滴滴这些家喻户晓的APP的我们都不难发现,在拉新获客的阶段通过高价值、低门槛、使用期限短的优惠券是吸引并留住用户非常有利的手段。各大平台也会注意降低新用户的参与门槛,几乎都是简单地输入手机号。毕竟,掌握用户手机号,就掌握了多次营销用户的“稻草”。
当用户开始了解产品或服务时,其并不一定是付费用户,但是对产品或者服务必定是拥有一定兴趣。在这个阶段通常不推荐使用优惠券进行营销刺激,长期的优惠券激励容易致使用户疲乏无感,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之为用户成长期。那么,成长期怎么做好用户留存运营呢?答案是借助活动营销!不论是抽奖领手机还是满额即送爱奇艺会员,这些营销活动可以激发用户的趣味性并产生用户黏度。这类实物奖品往往会选择用户感兴趣的高价值奖品,对比普通的优惠券来说,虽然最终奖品受众更少,但是由于其自身价值更大,更加大了奖品的吸引力,在用户成长期往往是博得眼球与关注的好方法。
成熟期的用户大部分已转化为付费用户为产品服务带来了收益,这个时候重点推动其二次付费,并培养用户忠诚度。但是,我们怎么才能保证让成熟期的用户活跃呢?或者怎么充分利用“以老带新”的手段来促进产品活跃度呢?一般来说,付费老用户优点在于不仅是已付费,更是对产品比较了解,有一定的自我认知与归属感。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,借助他们对产品服务的信任与认知推动其“老带新”,比如平常所见的支付宝的扫码链接红包、美团饿了么的分享红包等等。
当我们在进行拉新、留存、促活、转化的过程中,每一步都要不断地结合数据分析,研究用户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、各流程节点的活跃度、留存率、流失率等,并立足于数据报告来分析流失原因,然后寻求合适的有效的解决方案。通常数据分析可以从用户规模与转化指标、转化率、用户渠道、功能使用。用户画像几个方面进行考量。 无论是新用户运营还是用户留存运营阶段,也无论是社群运营还是VIP运营,其实都是属于用户运营的范畴,只是用户运营的不同方向,专注的点不同。相信通读以上内容,大家会对用户运营有了更深的了解。更多用户运营相关知识点,请持续关注通兑吧官方网站。